我国对外投资平稳有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14 作者:周东洋 来源:中国贸易报 浏览次数:
当前,在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跨国投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我国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对外投资平稳发展,稳中有进。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853.7亿元人民币,增长5.2%(折合1465亿美元,增长0.9%)。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59.4亿元人民币,增长7.2%(折合1168.5亿美元,增长2.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424.9亿元人民币, 增长4.3%(折合1549.9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新签合同额17021.7亿元人民币,增长2.1%(折合2530.7亿美元,下降2.1%)。
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平稳有序发展,一方面归功于我国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另一方面源于我国企业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资源网络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将自身优势与东道国资源有效结合,实现中国和东道国双赢。
从对外投资区域看,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9.7亿美元,增长3.3%,占同期总额的17.9%;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49.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296.2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54.8%和51.2%,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骆永昆告诉记者,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额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疫情期间能够保持这样一种增速,这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投资有着强烈需求,双方合作基础稳固。其中,我国对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周边地区的投资力度较大,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这得益于RCEP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为我国与其成员国之间带来更多投资增量。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涛告诉记者,“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需求旺盛,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投资带来更多机会。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岗位,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从行业看,我国部分行业对外投资增长较快。2022年投向批发和零售业资金21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投向制造业216亿美元,增长17.4%,投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87.6亿美元,增长5.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吕越表示,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制造等领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中国正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促使了对外投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二是各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对各类专业化租赁和诸如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服务等商务服务的投资需求日益增长。三是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以研发设计、营销、品牌为代表的高端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越来越处于核心的引领地位,国际市场中的服务业投资需求不断攀升。
此外,我国地方对外投资活跃。2022年地方企业对外投资939.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3.1%,占总额的80.4%。其中东部地区对外投资增长10.3%,占地方投资的81.6%,广东、浙江和上海位列地方对外投资规模排行前三位。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和地缘政治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货膨胀风险和衰退风险下,对外投资的意愿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对外投资也要更加稳健和务实。首先,我国要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其次,我国要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布局,向全球产业链高端布局和发力,进一步加大对于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消费品业等领域的绿地投资和海外并购。最后,要完善对外投资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法律服务保障,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化解境外政治、经济、安全等各类风险。